Cell:通用型CAR-T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上的首次成功应用
2024年7月15日,发表在Cell杂志上,题为“Allogeneic CD19-targeted CAR-T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myositis and systemic sclerosis”的文章,公开了异体通用型CAR-T疗法(TyU19)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研究成果,TyU19的推出是自身免疫疾病治疗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,这也是Cell首次发表CAR-T治疗自免疾病的研究成果,它的成功应用为许多难治性自身免疫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。目前,深圳圣淘沙网站布局的新型基因编辑递送系统已获得突破,确保细胞治疗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,推动细胞与基因治疗行业的整体发展。
图1. TyU19治疗难治性自免病示意图
1.TyU19的开发设计
UCAR-T技术的核心在于其off-the-shelf的特性,它使用来自健康人体的T细胞,经过CRISPR-Cas9基因编辑技术,使其能够高效靶向肿瘤细胞的同时不攻击健康细胞。TyU19产品的制备流程大致如下图2所示。根据介绍,用该方法每批次可获得超过100人份的TyU19产品(每份1×106个 CAR+细胞)。为避免CRISPR-Cas9基因编辑产生脱靶效应,使用GUIDE-seq、SITE-seq和全基因组测序(WGS)来识别脱靶切割位点,未发现明显的脱靶效应,如图2所示。
图2. TyU19的构建
2. 患者情况及治疗方案
研究团队招募了3名难治性自身免疫病患者(NCT05859997),分别为1名难治性免疫介导性坏死性肌病(SPR-IMNM)患者和2名弥漫性皮肤系统性硬化症(dcSSc)患者。SRP-IMNM患者S0101临床表现为大腿肌肉斑片状肌坏死和肌纤维再生,过去10年先后接受多种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,自身抗体和肌酸激酶均处于非正常水平。S0102及S0103均为男性,患有严重的dcSSc。两例患者抗Scl-70自身抗体阳性,并有全身累及,包括皮肤、心脏、肺和胃肠道纤维化损伤。
三名患者入组后,除糖皮质激素外,在计划注射TyU19前所有免疫抑制剂均停止使用,患者接受标准预处理方案(按照批准的自体CAR-T产品),患者按106 cells/kg静脉注射TyU19。在注射TyU19后6个月(M6)对患者进行了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随访评估。
3. 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评估
输注TyU19后,研究团队检测了患者外周血中的CAR-T与B细胞数量。输注后三名患者CAR阳性率细胞占比高,表明CAR-T细胞在体内扩增;第21天CAR-T细胞CD3-百分比分别为99.92%、99.13%和98.15%,治疗后1个月3名患者的HLA-A、HLA-B、HLA-DR的阴性率均为85%以上,表明移植物抗宿主病(GVHD)的风险小。随着CAR-T细胞扩增,B细胞数量下降,且B细胞耗竭状态维持了2~3个月,在第六个月时在S0101和S0102中观察到B细胞数量恢复,如图3所示。
研究团队对患者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系统性随访,评估TyU19临床疗效及安全性。SRP-IMNM患者(S0101)在TyU19治疗后肌肉损伤和炎症得到了有效控制,肌肉功能恢复,肌酸激酶水平的降低,大腿肌肉水肿和炎症浸润显著减少。dcSSc患者(S0102和S0103)接受TyU19治疗后获得全面的临床改善,体内的抗Scl-70自身抗体水平显著下降,皮肤纤维化逆转,肺部的纤维化和炎症改善,心脏水肿和纤维化逆转。
三名患者均未观察到CRS或GVHD等不良反应的临床症状,患者生命体征稳定,免疫球蛋白处于正常水平,C反应蛋白波动较小。这表明该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安全性。
综上所述,TyU19细胞治疗后,三名难治性自身免疫疾病的患者B细胞耗竭,临床症状大幅改善,在6个月的随访期间得到持久地缓解。这表明TyU19在治疗难治性自免病种取得初步成功,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验证及改善。如该研究仅分析3名患者临床数据,且CAR-T细胞来自单一供体,后续需要对更多患者群体中进一步验证疗效及安全性。尽管如此,通用型靶向CD19的CAR-T细胞疗法为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。
4. 其它off-the-shelf平台
CAR-T细胞的问世为难治性自免病及肿瘤患者带来了希望,但其造价也均在100万元以上,价格高昂,让不少患者望而却步。因此,通用型CAR-T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,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机会。但通用型CAR-T面临在体内的持续扩增及移植排斥两大难题。针对持久性问题,可通过基因编辑给予CAR-T细胞更多的共刺激信号,延长CAR-T的持续时间;或者通过多次给药以巩固治疗,维持足够数量的CAR-T细胞,持续杀伤肿瘤细胞。此外,有研究表明敲除同种异体CAR-T细胞的HLA I类分子,可减少免疫排异,也能提高其免疫活性的持久度。针对移植排斥方面,目前已经开发了几种降低GVHD风险的方案:如使用干细胞来源的同种异体T细胞,使用病毒特异性记忆T细胞,或使用γδ T细胞,或在αβ T细胞中修饰致使T细胞原有的TCR缺失。
目前不少公司致力于研发异体通用型CAR-T细胞,适应症多为血液瘤及实体瘤。如科济药业开发的CT0590,是THANK-uCAR®平台技术下的同种异体CAR-T疗法,是靶向BCMA的主要用于治疗复发/难治多发性骨髓瘤,目前处于IIT临床研究阶段;亘喜生物开发GC502,是基于TruUCAR平台设计的CD19/CD7双靶向同种异体CAR-T疗法,正在IIT研究中;方德门达开发ThisCART-C,采用膜蛋白胞内滞留技术,是针对血液肿瘤的异体CAR-T产品,目前已开展多项临床研究;由于病毒特异性T细胞的TCR多样性远少于正常T细胞,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使用人类疱疹病毒4型(EBV)刺激靶向CD30的 CAR-T细胞开发的CD30.CAR EBVSTs产品能够在不引起GVHD的情况下靶向CD30高表达的肿瘤细胞。
5. 总结
已有的临床数据表明,通用型CAR-T细胞已经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喜人成绩,而TyU19的推出是自身免疫疾病治疗领域的一个里程碑式的进展。相对于实体瘤领域,CAR-T在自免领域应用,无论是发病机制还是治疗过程中需要应对的风险,都或许是目前市场更合适的选择。随着更多通用型自免CAR-T的管线诞生,未来自免领域CAR-T或许可能领先于实体瘤取得临床成功,为更多的自免疾病患者带来曙光!